专题:苏轼书法
  • 苏轼行书《后杞菊赋并序》卷

    苏轼行书《后杞菊赋并序》卷

    宋蘇軾自書後杞菊賦卷,29.5x102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後杞菊賦(并序)。天隨生自言嘗食杞菊。及夏五月。枝葉老硬。氣味苦澀。猶食不已。因作賦以自廣。予嘗疑之。以為士不遇。窮約可也。至於饑餓嚼囓草木。則過矣。而予仕宦十有九年。家日益貧。衣食之奉。殆不如昔者... 阅读全文>>
     2023/8/18 17:31:46
  • 苏轼行书养生论真迹册

    置顶苏轼行书养生论真迹册

    宋蘇軾書養生論真蹟冊,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蘇文忠公書。養生論。世或有謂神仙可以學得。不死可以力致者。或云。上壽百二十。古今所同。過此以往莫非夭妄者。此皆兩失其情。試粗論之。夫神仙雖不目見。記籍所載。前史所傳。較而論之。其必有矣。似特受異氣。稟之自然。非積學所能致也。至於... 阅读全文>>
     2023/8/12 17:21:46
  • 苏轼行书《西湖诗》卷

    苏轼行书《西湖诗》卷

    宋蘇軾西湖詩卷(偽),28.8x213.2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 (第一則)西湖三面環山。中涵綠水。松排青嶂。草滿平堤。泛舟湖中。迴環瞻視。水光山色。競秀爭奇。柳岸花汀。參差掩映。已而峰銜翠靄。月印波心。畫舫徐牽。菱歌晚度。遊人儼在畫圖中也。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阅读全文>>
     2023/7/3 5:32:31
  • 苏轼书法《凌虚台记》册

    置顶苏轼书法《凌虚台记》册

    宋苏轼凌虚台记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嘉祐六年(1061),苏轼出仕,任凤翔签判。嘉佑八年(1063),凤翔太守陈希亮在后圃筑台,名为“凌虚”,求记苏轼,于是苏轼便作了这篇《凌虚台记》。釋文 凌虛臺記。國於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飲食與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於終南。而都邑之麗山者。莫近於... 阅读全文>>
     2023/6/15 12:09:35
  • 苏轼行书《画记》卷

    苏轼行书《画记》卷

    宋蘇軾書畫記卷,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畫記。余嘗論畫。以為人禽宮室器用皆有常形。至於山石竹木水波煙雲。雖無常形。而有常理。常形之失。人皆知之。常理之不當。雖曉畫者有不知。故凡可以欺世而取名者。必託於無常形者也。雖然常形之失。止於所失。而不能並其全。若常理之不當。... 阅读全文>>
     2023/5/23 12:02:40
  • 苏轼楷书《唐广济大师行录碑》明拓本

    苏轼楷书《唐广济大师行录碑》明拓本

    宋蘇軾書唐廣濟大師行錄碑明拓本冊,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唐廣濟大師行錄碑。中散大夫守太子賔客上柱國賜紫金魚袋王渢譔。夫儒道釋分為三教。迺戒定慧。摠攝一心。何以知然。天子賛有道。而貶不仁。歸乎戒。老君尊沖虛。而鄙貪慾。契於定。吾佛般若。而闓愚癡。通其慧。復以漚和。方便敷大。願力布慈雲於... 阅读全文>>
     2023/5/15 17:46:45
  • 宋代苏轼行楷书《石钟山记》

    宋代苏轼行楷书《石钟山记》

    天下名山圖(亨)冊--宋蘇軾書石鐘山記,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釋文:石鐘山記。水經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酈道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說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於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 阅读全文>>
     2023/4/29 17:36:57
  • 苏轼行书《东坡真迹帖》

    苏轼行书《东坡真迹帖》

    苏东坡(款)行书《東坡真跡帖》,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藏。东坡书(印:苏轼之印、子瞻),墨盛堂藏版。 声明:以上资料仅供学习参考,本站并不能保证作品的真实性。... 阅读全文>>
     2023/3/21 18:26:11
  • 苏东坡行书《衡门帖》(日本藏)

    苏东坡行书《衡门帖》(日本藏)

    苏东坡行书衡门帖,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藏。 衡门之下,有琴有书。载弹载咏,爰得我娱。岂无他好?乐是幽居。朝为灌园,夕偃蓬庐。陶靖节云: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非古之偶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语,非余之世农,亦不能识此语之妙也。因录陶诗并及之。子瞻。 轼初自蜀应举京师,道过华清宫,梦明... 阅读全文>>
     2023/2/21 17:55:28
    标签:苏东坡行书 
  • 苏东坡49岁书落花诗(日本藏)

    苏东坡49岁书落花诗(日本藏)

    蘇東坡書落花詩(苏文忠公落花诗),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藏书。元丰甲子(1084年)予居黄州五稔矣......四月十日东坡居士。 声明:以上资料转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参考,本站并不能保证作品的真实性... 阅读全文>>
     2023/1/7 17:35:19
  • 苏轼行书《送贾讷倅眉》

    苏轼行书《送贾讷倅眉》

    苏轼行书《送贾讷倅眉》,来源:宋拓《西楼苏帖》,天津博物馆藏。 释文: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青松三万栽。父老得书知我在,蓬篙亲手为君开。试看一一龙蛇活,更听萧萧风雨哀。便与甘棠同不剪,苍髯白甲待归来。先人葬眉之老翁泉上眉悴贾讷来别欲亲至其处故作此诗送之... 阅读全文>>
     2022/12/8 7:21:03
    标签:苏轼行书 
  • 苏轼行书《和王明叟喜雪诗帖》

    苏轼行书《和王明叟喜雪诗帖》

    苏轼行书《和王明叟喜雪诗帖》,天津博物馆藏。苏轼《次韵王觌正言喜雪》圣人与天通,有诏宽狱市。好语夜喧街,湿云朝覆砌。纷然退朝后,色映宫槐媚。欲夸剪刻工,故上朱蓝袂。我方执笔待,未敢书上瑞。君犹伏阁争,高论亦少慰。霏霏止还作,盎盎风与气。神龙久潜伏,一怒势必倍。行当见三白,拜舞欢万... 阅读全文>>
     2022/12/7 12:06:41
  • 苏轼行书作品《次辩才韵诗帖》

    置顶苏轼行书作品《次辩才韵诗帖》

    苏轼行书作品欣赏《次辩才韵诗帖》;书于元祐五年(1090)。凡20行,计188字。纸本,29厘米×47.9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辩才是一位德高才显的高僧,也是东坡的诗友之一,此帖就是次辩才的诗韵而成。辩才原作诗云:气暇政去旌旆,策杖访林丘。人惟尚求旧,况悲蒲柳秋。虚谷一临照... 阅读全文>>
     2022/6/27 17:13:59
    标签:苏轼行书 诗帖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