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搜索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书法篆刻
书法字帖
碑帖长卷
名家书法
书法资料
名家手迹
会员专栏
专题:王羲之书法
王羲之草书《适得书帖》四种
王羲之草书适得书帖,5行,37字。此帖收刻於《大观帖》、《绛帖》《淳化阁帖》。被米芾、黄伯思、王澍三家指为伪帖。姜白石有言:“自唐以前,多是獨草不過兩字連屬。若累數十字而不斷,號曰‘連綿游絲’,此雖出於古人,不足為奇,反成大病!古人作草如今人作真,其相連處特是引帶。右軍書雖鳯翥龍...
王羲之草书《日五帖》拓本3种
王羲之草书日五帖榻本。又名“日五期帖”,4行,31字,入刻《淳化阁帖》、《大观帖》、《澄清堂帖》、《星风楼帖》、《玉烟堂帖》、《宝贤堂》。 释文:日五期結極以大,先師之言皆著,推此言之無驗,如此事君,當欲知,故及宜停宅。...
王羲之草书《力东帖》
王羲之草书《力东帖》,榻本。3行,20字。被米芾等人断作伪帖。入刻《淳化阁帖》、《大观帖》、《宝贤堂》。帖中首行第四字,有释作“治”,或作“詣”、“论”。考《晉書》,会稽有“東冶”,故此处有辨作“冶”。释文:當力東冶道家,無緣省苦,但有悲慨,不得東此月問。...
王羲之草书《敬和帖》
王羲之草书《敬和帖》释文:解得数示修载已,还不知敬和东事,哀云,何吾?善断耳,耿耿之。...
王羲之行草书《孙女帖》
王羲之行草书二孙女帖,4行,39字。高29厘米。入刻《宝晋斋帖》。 羲之顿首:二孙女不育,伤夭命,痛之缠心,不能已已。哀悼切心。岂图十日之中,二孙殁,如何。羲之顿首。...
王羲之行书《金刚经》集字版
王羲之行书《金刚经》集字版《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唐文宗李昂敕令集王羲之书,将此经镌刻上石,大和六年(832年)立于陕西西安兴唐寺,然该碑石久佚,只有少量拓本。此版《集王羲之行书金刚经》,以宋拓本王字为基础,参考《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兰亭序》等帖,重新...
王羲之草书《差凉帖》
王羲之草书《差凉帖》,3行,18字,收刻于《大观帖》、《绛帖》《淳化阁帖》。此帖被米芾、黄伯思、王澍三家判为伪帖。王澍云:《知欲東帖》與上《適得書》,同是一手偽作。後面《差涼》、《奉對》、《汝不》等帖皆同。雖筆較清拔,要之皆偽作也!释文:差凉,君可不?今日实顾不?迟面,力知...
王羲之书太上玄元道德经册
晋右军王羲之书太上玄元道德经册,32.4×17.5㎝,日本大东文化大学板桥校舍图书馆藏。王羲之(约303~361),字逸少。因官至右军将军,被世人称为王右军。琅邪临沂人。善草隶、八分、飞白、章行,其书自古以来评价甚高,被誉为书圣。太上玄元道德经为三国吴建衡二年(270)的写经。本...
王羲之草书黄甘帖
王羲之草书黄甘帖拓本。四行,二十四宇。《右军书记》著录此帖帖文,但第一行“黄甘”之“甘”字,《右军书记》作“柑”。《大观帖》、《绛帖》、《澄清堂帖》、《二乇帖》、《宝晋斋帖》亦收刻此帖。安思远藏本 澄清堂帖 对照释文 游相本 故宫博物院藏杨氏海源阁宋拓本释文:奉黃甘二百,不能...
王羲之楷书霜寒帖
王羲之楷书霜寒帖释文:臣羲之言,霜寒伏愿圣体与时御宜,不胜驰情谨附承动静。臣羲之言。...
王羲之草书狼毒帖
王羲之草书狼毒帖,拓本。3行,20字。入刻《淳化阁帖》、《澄清堂帖》、《大观帖》、《绛帖》等。这是王羲之向友人求药的一通尺牍。东晋时,士大夫之间的馈赠之事至为寻常,信奉道教并好服食者,药石也是互通之物,在王羲之其他尺牍中亦能见到这类文字。帖文大意为:我需要狼毒这味药,四处购求都未...
王羲之草书拓本《定听帖》
王羲之草书《定听帖》拓本,2行,14字。被米芾、黄伯思、王澍三家辨为伪帖。米芾认为《淳化阁帖》第六卷中,自“疾患”至此,五帖皆伪。然其中“想弟”一帖历来颇有争议。《大观帖》、《绛帖》、《淳化阁帖》收刻此帖。 释文:定聽他母子哀此,遂不還。可令未也。...
王羲之草书丹杨帖
王羲之草书丹杨帖拓本,5行,42字。此帖入刻《大观》、《宝贤》、《淳化》。此帖被米芾、黄伯思、王澍辨为伪帖。黄以为此帖与后面“尚停帖”、“長平帖”、“都下帖”、“熱日帖”、“期已至帖”、“旦反省帖”七帖,皆後人依仿。丹陽是县名,因以其地多赤栁,故曰“丹楊”。第三行中部顧從義釋作“...
上一页
跳页
下一页
书法欣赏 © 2015 苏ICP备09026750号-2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