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王献之书法
王献之书法行草作品欣赏《岁尽帖》
王献之书法行草作品欣赏《岁尽帖》拓本2种释文:十二月廿七日具疏,操之、献之再拜。岁尽无复日,感思兼怀,不自胜,兄亦同之,奈何奈何!奉十二日告,承掾安和,慰驰情。姊、三兄,诸患故尔不损,忧驰。晴快。不审尊体并复何如?迟复来告,操之故平平,已再服散,冀得力。献之亦恶,愦勿。谨白。疏不... 阅读全文>>2012-12-21 10:55:33王献之行书欣赏《阿姨帖》
王献之行书欣赏《阿姨帖》释文本王献之(344-386),字子敬,东晋琅琊临沂人,书法家、诗人,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以行书和草书闻名后世。王献之幼年随父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敢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贡献,... 阅读全文>>2012-12-14 6:47:47王献之书法作品欣赏《患脓帖》
王献之书法作品欣赏《患脓帖》4行,24字。行草。入刻《淳化阁帖》、《大观帖》、《宝晋堂》、《絳帖》、《玉烟堂》。释文:患不能溃,意甚无赖,君有好药、必时复与,府中多少,极济事耶。... 阅读全文>>2012-12-13 7:10:10王献之行草书欣赏《鄱阳归乡帖》拓本
东晋王献之行草书作品欣赏《鄱阳归乡帖》3种拓本8行,57字。入刻《淳化》(10)、《大观》、《宝贤堂》、《绛帖》、《玉烟堂》、《宝晋斋》。释文:鄱陽歸鄉,承脩東轉有理,吾賢畢欲事,必俟勝歡慰于懷耶。吾終權宜,至承今年飢饉,仰惟年支都乏絕,不謂乖又至於此耶。吾腳尚未差,... 阅读全文>>2012-12-13 6:50:00王献之行书欣赏《承姑帖》
王献之行书欣赏《承姑帖》释文:献之白:承白,姑比日复小进退,其尔不得一极和,忧悚犹深。不审以服散未*必得力耳。比*相闻,故云恶。悬怀使君,数得书也。... 阅读全文>>2012-11-15 6:33:39晋代王献之书法手卷《中秋帖》全图
晋代王献之书法手卷《中秋帖》全图,草书,纸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传为晋王献之书手卷,纵27cm,横11.9cm。《中秋帖》是著名的古代书法作品,曾被清高宗弘历(乾隆皇帝)誉为“三希”之一,意即希世珍宝。行书3行,共22字,释文:“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爲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 阅读全文>>2012-8-4 6:24:57书法小圣王献之书法字帖全集
王献之(344-386年),字子敬,生于山阴,王羲之第七子,东晋著名书法家。由于其书艺超群,历来与王羲之并称“二王”,或尊称为“小圣”。王献之曾经担任过州主簿、秘书郎、秘书丞、长史、吴兴太守等官职;成为简文帝驸马后,又升任中书令(相当于宰相)。但政绩一般,远不如他的书名显赫。故人... 阅读全文>>2012-7-22 17:26:02王献之书法作品《敬祖帖》拓本
王献之书法作品欣赏《敬祖帖》拓本图片5幅释文:敬祖日夕還山陰,與嚴使君聞,頗多歲月。今屬天寒,擬適遠為當,奈何奈何,爾豈不令念姊,遠路不能追求耳。... 阅读全文>>2012-3-14 20:06:24标签:王献之书法王献之行楷书法《廿九日帖》
王献之行楷书法《廿九日帖》此帖为《唐摹万岁通天帖》之一。硬黄纸唐摹本行楷书。纵26,37厘米横11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廿九日帖》为《万岁通天帖》中第六帖。此帖用笔秀媚飘洒,风流俊美,笔意连贯而舒展,章法生动,感之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阅读全文>>2012-3-14 20:01:43王献之行草书欣赏《不谓帖》
王献之行草书欣赏《不谓帖》,又称《鄱阳一门帖》。拓本。6行,47字。入刻於《淳化》卷九、《绛帖》卷八、《大观帖》卷九、《宝贤堂》。此帖首行有“不谓”一词,故名。不谓,犹不道、不料、想不到之意。帖文大意为:想不到我家在鄱阳的一支竞困顿到如此境地,追想起来,悲哀得使我无法... 阅读全文>>2012-3-14 19:54:22唐太宗为何要贬低王献之?
唐太宗崇拜王羲之而贬低王献之:,其《王羲之传论》云:“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其枯树也,虽槎枋而无屈伸;其饿隶也,则羁羸而不放纵。兼斯二者,固翰墨之病欤!”唐太宗的评沦完全倾向于王羲之一边,竟至以《兰亭序》真迹殉葬。&nbs... 阅读全文>>2012-3-14 19:41:59
12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