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法碑帖
柳公权小楷《大达法师碑铭》
唐柳公權小楷書故左街僧錄大達法師玄秘塔碑銘墨拓本冊,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篆書:唐故左街僧錄大達法師碑銘。唐故左街僧錄內供奉三教談論引駕大德。安國寺上座。賜紫。大達法師玄秘塔碑銘并序。江南西道都團練觀察處置等使朝散大夫兼御史中丞上柱國贈紫金魚袋裴休撰。正議... 阅读全文>>2023/5/9 12:11:50唐代徐浩楷书《宝林诗帖》
唐代徐浩楷书《宝林诗帖》,来源:明拓墨池堂选帖。徐浩(703~782), 字季海,越州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唐代大臣、书法家,宰相张九龄外甥。徐浩擅长八分、行草书,尤精于楷书。他的书法曾得到父亲徐峤的传授,风格圆劲肥厚,自成一家。... 阅读全文>>2023/2/28 18:44:01文徵明行书《人日》诗2首
文徵明行书《人日》诗2首《人日》雪後江梅燦玉英,蕭然人日半陰晴。雜占誰問東方朔,妙思空懷薛道衡。綵勝千年傳故事,菜盤七種薦春羙。白頭不負丘園樂,又向東郊聽早鶯。... 阅读全文>>2023/1/28 17:38:13标签:人日鲜于枢行书欣赏《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卷》
鲜于枢行书欣赏《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卷》纸本,纵48.6厘米,横533.3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此卷《韩昌黎送李愿归盘谷序》,行句系自"夫前呵从者塞途"起(据《韩昌黎集》),其前尚缺一百零八字。有"清森峭劲、风骨棱棱"之评。卷后明王稚登、宋珏,... 阅读全文>>2022/7/27 14:21:35唐代李少鸿书法《福田寺三门记》
福田寺三门记明拓本,30.4×31.0厘米。石在江西于都福田寺观音堂。唐咸通三年(862),李少鸿书并篆镌,杨知新述。笔法源出右军,然洒脱处似不及,风貌略似唐人陆柬之。唐虔州雩都县福田寺三门记 朱文钧(甄父)书法题跋... 阅读全文>>2022/5/21 12:24:31蔡襄草书尺牍《与大姐书》
宋蔡襄草书尺牍《与大姐书》,来源: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第九册。 释文:大姐得书。知安乐。侍奉外兆孙而下。各平善。自到军城。此两日出入兼为寻地。去一两处。然未甚安。只是疲乏。欲趁未赴任间。了却葬事。又难得地。极是萦心也。五娘子谢得衣物。郡太尚在风亭。未来。暑热。且好将息。吾病势亦当渐... 阅读全文>>2022/4/19 17:09:52唐代苏灵芝书《易州铁像颂》
唐代苏灵芝书《大唐易州铁像碑颂并序》明拓本,31.2×32.3厘米。朱翼盦及家属捐赠,故宫博物院藏。易州铁像颂,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王端撰,苏灵芝书,王希贞、解崇光刻。结体严谨,用笔酣畅。石现存河北易县文物保管所。... 阅读全文>>2022/3/9 7:11:36东汉隶书碑刻欣赏《韩仁铭》
东汉隶书碑刻欣赏《韩仁铭》。石碑篆额题《汉循吏故闻熹长韩仁铭》。书法图片24张。熹平四年立于荥阳。金正大五年,为荥阳县令李天翼发现,清康熙间一度失所,后重新发现,移置荥阳县署。碑石已断,止存上截,《金石萃编》载:石高六尺九寸,宽三尺八寸,字凡八行,每行存字十九。书法“优绰郁拔,端... 阅读全文>>2022/3/8 7:29:25清代吴高埈楷书《御制至圣先师孔子赞》
清代吴高埈楷书圣祖仁皇帝御制至圣先师孔子赞并序,拓本9开,有文字的共17面。内容:御制至圣五先师孔子賛、颜子賛、曾子賛、子思子賛、孟子賛。臣吴高埈谨识... 阅读全文>>2022/3/1 7:06:07虞世南楷书孔子庙堂碑(宋翻刻本)
孔子庙堂碑(宋翻刻),32.5×33.0厘米,清初拓本。故宫博物院藏。“虞世”二字已剜,“推诚奉义翊戴功”等字未泐,“臣永”二字已泐。北宋王彦超再建,安祚刻字,又称“西庙堂”或“陕本”。石现存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原碑唐武德九年(626年)虞世南撰并书。以圆笔为主,保存了魏晋人笔意... 阅读全文>>2021/12/14 17:28:35张旭草书作品欣赏《疾痛帖》
张旭草书作品欣赏《疾痛贴》书法图片3张张旭的书法,始化于张芝、二王一路,以草书成就最高。他自己以继承“二王”传统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张芝草书之艺,创造出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狂草来,其状惊世骇俗。相传他见公主与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法之意;在河南邺县时爱看公孙大娘舞西... 阅读全文>>2021/10/5 8:53:20怀素狂草书法《过钟帖》
怀素狂草书法欣赏《过钟帖》怀素(725-785),字藏真,僧名怀素,俗姓钱,汉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怀素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和张旭齐名。后世有“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之称。可以说是古典的浪漫主义艺... 阅读全文>>2021/9/28 8:25:44
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