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家书法
董其昌行楷书法欣赏小字诗札
董其昌行楷书法欣赏小字诗札,董玄宰书法作品图片4张。董其昌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四(1555)年,卒于明毅宗崇祯九(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官至礼部尚书。明代后期著名书画家,“华亭派”的主要代表。... 阅读全文>>2014/4/21 6:24:20北宋米芾书法碑帖欣赏《露筋之碑》
北宋米芾书法碑帖欣赏《露筋之碑》,米襄阳行书图片4张。米芾(1051-1107),米黻[fú],祖籍山西太原,迁居湖北襄阳,后曾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书画自成一家,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他的审美理想就是:“去颜肉,增褚骨。发天秀,助神物。”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 阅读全文>>2014/4/20 17:44:42清代邓石如楷书欣赏《长庆集册》
清代邓石如楷书书法欣赏《长庆集册》,28.7×15.5厘米,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邓石如(1743—1805),安徽怀宁人,原名琰,字石如,号顽伯,完白山人,因避清仁宗名讳,故以字行。清代中叶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剧变时期,碑学的兴起冲击和改变了清初帖学一统天下的颓弱之势,书坛呈现出... 阅读全文>>2014/4/18 17:56:12宋代米芾行书欣赏《与苏东坡对书》
宋代米芾行书欣赏《与苏东坡对书》高清墨迹苏轼年长米芾十五岁。米芾《画史》有言曰:“吾自湖南从事过黄州,初见公(苏轼)酒酣曰:‘君贴此纸壁上’。观音纸也,即起作两竹枝、一枯树、一怪石见与。后晋卿借去不还。”《独醒杂志》云:“元丰中过黄州,识苏子瞻,皆不执弟子礼特敬前辈而已”。《跋米... 阅读全文>>2014/4/16 6:51:17赵孟頫行楷书法《临济正传虎丘隆禅师碑》
赵孟頫行楷书法拓本《临济正传虎丘隆禅师碑》绍隆禅师(1077-1136)是宋代临济宗高僧,绍隆禅师与其师圆悟禅师在虎丘云岩禅寺将临济宗推向极盛,久之形成禅宗一派,即--虎丘派,远传日本。绍隆禅师圆寂后,僧徒建塔于虎丘之东山庙,塔前竖立一石牌坊,题额为:“临济正传第十二世隆禅师塔”... 阅读全文>>2014/4/15 6:14:56标签:行楷书法清初六大师傅山书法欣赏《四体书册》
傅山书法欣赏《四体书册》,26.7×19.2cm,天津博物馆藏。傅山字青主(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O7年—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山西太原人,少聪颖,读书过目成诵,被称为“清初六大师”,在书法绘画艺术及医学的造诣非凡。... 阅读全文>>2014/4/12 6:53:35王献之草书书法赏析《诸舍帖》拓本
晋代王献之草书书法赏析《诸舍帖》拓本,二行,十九字,《淳化阁帖》(游相本)此帖笔势连贯,笔画不若王羲之那样主侧势。转折处,转笔多而折笔少,所以殊少骨力,正所谓“骨势不及父,而媚趣过之”,王献之草书之妍,此帖可晓大概。释文:诸舍復如何,吾家多患憂。面以问慰,情不知可耳。... 阅读全文>>2014/4/10 18:45:13米芾行书书法欣赏《祥瑞帖》拓本
米芾行书作品欣赏《祥瑞帖》,米颠书法拓本图片4张。米芾出生于仁宗皇佑三年(1051年)卒于大观元年(1107年)享年五十七岁。米芾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其书法用功最深,成就以行书为最大。为“宋四书家”(苏、米、黄、蔡)之一。... 阅读全文>>2014/4/10 17:19:24苏轼书法精品《三希堂法帖第十二册》
北宋苏轼书法精品欣赏《三希堂法帖第十二册》38P《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是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宫廷编刻的一部大型丛帖,其规模之大,收罗之广,镌刻、拓工之精,以往官私刻帖鲜与伦比。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四川眉... 阅读全文>>2014/4/7 19:11:10文徵明楷书书法尺牍欣赏《王英去后帖》
文徵明楷书书法尺牍欣赏《王英去后帖》,故宫博物院藏。文徵明(1470-1559),明代书画家、文学家。初名壁,字徵明,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工行、草书,尤精小楷,亦能隶书。在尽兴的书写中,往往流露出温文的儒雅之气。... 阅读全文>>2014/4/4 19:14:00宋代书法家米芾行书欣赏《少意帖》
宋代书法家米芾行书欣赏《少意帖》米芾,字元章,生于1051年,卒于1108年,41岁前名黻,别署火正后人、鹿门居士、襄阳漫仕、海岳外史等,湖北襄阳人,中年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他的审美理想就是:“去颜肉,增褚骨。发天秀,助神物。”后人对米芾书法多以马的神骏来比喻。释文:芾少意上... 阅读全文>>2014/4/3 6:32:00标签:米芾行书欣赏颜真卿行书作品欣赏《寒食帖》与《乍奉辞帖》
颜真卿行草书作品欣赏《寒食帖》与《乍奉辞帖》,颜鲁公书法碑帖拓片四张。颜真卿在中国书坛上集五百年雄健派之大成,而又最富革新精神,卓然自成大家。在唐代尊称为“鲁公”而不称其名;后世,颜鲁公则成为士庶成知之人,“颜体”成了家喻户晓之书体。颜真卿不仅在书学史上矗立起一座巍峨丰碑,其高尚... 阅读全文>>2014/4/1 6:49:22
134135136138139140